IP PBX的市場展望
發布時間:2009-09-15 閱讀次數:4597 【
打印本稿 】 【
關閉 】
如果說是“業務需求”從外部促使企業電話系統(PBX)占據了牢不可破的市場地位,那么,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則從內部推動了PBX更新換代的“升級革命”。2008年,這場“革命”愈演愈烈,IP PBX替代傳統PBX,成為大勢所趨。
所謂IP PBX,顧名思義就是基于Ethernet/IP為基本網絡架構的企業級IP電話系統。近年來,IP PBX風頭勁爆,隨著企業的互聯網絡的應用,IP PBX不僅完全超越了傳統PBX的市場地位,更是成為企業核心信息系統之一。
究竟IP調度系統在2008年有著怎樣的成長?2009年又將是什么樣的發展趨勢?筆者一點個人淺見與讀者交流。
超越傳統市場 IP PBX成2008通信市場的明星
據國內IT咨詢機構初步統計數據顯示,2008年中國企業級IP PBX市場規模已經達到12.6億元(人民幣),未來兩年,中國IP PBX企業用戶市場將以超過50%的年平均復合增長率蓬勃發展,到2010年,銷售收入將達到21.2億元。在行業分布中,制造業、IT業、金融保險業和交通運輸業是VoIP市場發展的主要方向。
2008年IP PBX企業用戶市場發展進入了新階段,IP PBX系統的大規模部署和對傳統PBX系統的替代已經是不可動搖的潮流,據不完全統計,除了新售出的市場份額遠超過傳統PBX之外,2008年,使用IP PBX系統的用戶首次超過傳統PBX用戶,而且這種趨勢將以飛速增長的態勢發展下去。
2008年,除了市場的快速蓬勃發展之外,IP PBX主流產品,更從技術和功能上不斷完善和凸顯了以下幾個特點:
1、產品兼容性更強
由于IP PBX建立在一個開放的標準IP上,所有的產品都遵循相同標準,互操作性強,而傳統的PBX含有各個廠家的專有技術,產品之間互操作性、兼容性較差。故采用IP PBX可以大大節省以前使用傳統產品時維護專有設備的費用。
主流IP PBX系統能夠與絕大多數基于SIP協議的IP話機全面兼容,例如某國際廠商的SE與ME系列的IP PBX產品,通過采用開放的標準協議,SE與ME系列IP PBX可以兼容多個廠家的IP話機、網關或其它設備。該系統除了提供可在PC上運行的軟件電話外,還為基于Windows系統的PDA提供軟件話機客戶端,同時,其它具有WiFi功能,運行在Symbian操作系統上的手機或PDA,也可以在SE與ME系列IP PBX系統中使用。
另外,主流的全球化IP PBX廠商,除了提供在全球范圍內產品銷售和客戶服務外,其新推出的產品對多個國家和地區的電話協議都可支持和具有兼容性,因此可直接連入本地的PSTN網絡。
2、功能更加完善并呈現多樣化
隨著人們對信息系統的應用需求不斷增加,本來僅僅作為語音交換系統的IP PBX,已經日益成為企業信息化的一個多媒體應用交換中心,目前全球前幾位的PBX提供廠商,都基于IP PBX的主干平臺,推出很多貼近用戶的增值應用功能。例如某廠商的SE與ME系列IP PBX集IP PBX、PSTN網關、互聯網網關、網絡服務器、以及應用服務器的功能于一體。
另外,目前主流前沿IP PBX系統,除了正常IP PBX主干功能外,還紛紛推出以下特色功能模塊:語音信箱、基于SIP, Linux, Radius 等開放標準,可以是PSTN中繼或IP 中繼、會議橋功能、預約會議、無級IVR、ACD自動呼叫分配、電腦話務員和接線員、直撥分機號碼 (DID) 、ICC呼叫中心功能,并有隊列和呼叫錄音功能、詳細呼叫清單、遠程用戶可以通過互聯網接入而無需依賴VPN或專網、支持外部用戶與其它外部系統互聯、T.38傳真、通過SEME桌面客戶端軟件,支持在線狀態、即時消息、語音信箱及設定呼叫處理規則等功能、支持內置雙硬盤,采用RAID備份、前面板帶有LCD,顯示系統狀態……
3、安裝簡便,管理性更強
企業在使用傳統的電話系統時,經常會為其電話系統管理所實際支出的費用而感到震驚,同樣地,系統維護管理的費用也非常昂貴。而早期的IP PBX系統,雖然擁有先進的技術優勢,降低了成本,但增加了企業使用和部署的難度。
2008年的一個主要技術特色,就是大幅度降低產品管理和使用難度,讓用戶管理和使用,更加覺得親切。同樣以市場主流產品SE與ME系列IP PBX為例,該語音交換系統,大大簡化了傳統電話交換機系統的復雜的裝配模式,形成了基本“插入式”的簡易安裝部署,而且在系統管理員管理過程中使用便捷,維護簡單,對用戶更是以透明的方式,提供簡便的入門使用。
4、性價比突出,拓展性更佳
由于IP PBX建立在一個開放的IP標準上,所有的產品都遵循相同標準,互通性強,而傳統的PBX含有各個廠家的專用技術,產品之間互通性、兼容性較差。故采用IP PBX可以大大節省以前使用傳統產品時維護專有設備的費用。當需要在已有的PBX上擴充多個分支電話時,老的PBX設備大多不支持這種擴充,必須換掉內部模塊,這是一筆不小的開銷,而若采用IP PBX,只要用一半左右的錢就夠了。而且IP PBX能直接使用便宜的普通模擬電話,不像傳統PBX需要配備昂貴的專用數字電話。
2008年的主要特點,就是眾多國際IP PBX品牌廠商,如思科、捷思銳等,都紛紛推出價廉物美的系列產品,使得IP PBX這種“舊時王榭堂前燕”可以以能接受的價格,飛入尋常百姓家。
在整個VoIP行業,IP PBX“這邊風景獨好”。目前,中國市場上國內國外廠商大大小小近300家,但在這么多良莠不齊的大小廠商中,近年來一直呈現的是兩強角逐——思科和Avaya。思科和Avaya公司也一直在為爭奪全球IP PBX提供商的頭把交椅相互斗爭。
在這兩強爭奪的空隙,眾多國內廠商主要憑借價格優勢占領市場。盡管單從價格的絕對值上看,國產兵團完全占據了上風,但2008年,這個優勢卻有著逐漸變小的趨勢,2009年將更加被磨平。
究其根本原因,就是國際IP PBX廠商的本地化的生產,使市場整體價格開始走低。其中最為典型的是國際廠商Zed-3(捷思銳)已將其生產遷移到國內,通過生產勞動力成本的降低以及物流成本的降低來相應拉高其產品的整體性價比。筆者認為,這有點類似手機,當摩托羅拉、諾基亞都推出499~999元的低端手機時,國產手機已經基本上不去主動挑起價格戰了。
眾所周知,國際廠商最大的優勢就在于其先進的技術以及對于產品品質的嚴格把控,國內產品固然價廉,但在“物美”方面卻總是難以舍棄“山寨情結”,使其產品總因“多瑕而掩瑜”。正因為此,一旦國際廠商的價位拉低,尤其是像Zed-3(捷思銳)這樣的國際廠商,在具備了高性價比以及本土化技術支持能力的情況下,使國內廠商的優勢相應降低。
在未來,IP PBX市場的爭奪仍將繼續,但是焦點可能會從今天的中小企業轉向大公司總部,從目前主要行業轉向更多市場和行業用戶,IP PBX掀起的潮流會大浪淘沙也會涌出英雄,誰將真正執中國IP PBX市場之牛耳,以最好的性價比贏得中國用戶的青睞,2009,讓我們拭目以待。